半岛中国体育以健康第一的理念重新定位體育在教育中的作用近日,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出8個方面37項措施,推動體育、教育深度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BD体育全站。教育部學生體育協會聯合秘書處秘書長、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薛彥青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意見》的印發首先是對習總提出的關於體育強國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落實,同時也為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提出了新目標和新需求,可謂正當其時。
薛彥青表示,國家目前正在積極推動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就是強調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導青少年體育教育的開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於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以前我們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現在僅僅是學會知識已經不夠,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抗壓能力、團隊精神也同樣重要,而體育恰恰是培養這些意志品質最好的途徑。這就要求我們對體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進行重新的定位BD体育全站。”
薛彥青認為,可以從教育、體育兩個方面來理解《意見》的意義。“第一是教育層面,《意見》強調了體育在培養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上的教育功能。通過‘教會、勤練、常賽’三個環節,開展面向全體青少年的體育活動,通過體育達到育人的目的。第二是體育層面,《意見》也體現出未來我國體育人才培養的模式要發生變化。以前競技人才大部分都從體校中產生,未來從學生中也可以培養出高水平人才。這就需要通過擴大參與體育運動的人口基數,通過體校改革、組建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伍等措施逐步實現。”
近年來,從高校中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已初見成效。王少杰、祝銘震等越來越多CUBA優秀球員通過選秀進入了CBA聯賽的職業賽場﹔多次斬獲國內、國際跳高金牌的王宇,同時還是清華大學的一名學霸﹔來自北大的“眼鏡飛人”郭鐘澤則是男子400米全國紀錄保持者……據薛彥青介紹,教育部學生體育協會目前已經與中國籃協、中國排協、中國羽協、中國田協等多個體育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通過與專業體育部門的合作,深化體教融合,提高學生運動員競技水平。以中國籃協為例,除了CUBA(全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球員可以參加CBA選秀之外,中國籃協還將專業的訓練體系和訓練營引入學校籃球隊中。“以前CUBA球員進入職業賽場的鳳毛麟角,即便被選中,也是替補隊員。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被職業俱樂部選中,而且一些還成為了球隊的重要球員,這就說明我們和籃協一起構建的培養體系是可以走得通的。”
在薛彥青看來,體教融合不僅為培養競技人才打開了新的思路,更是解決了以往競技人才缺乏社會生存技能的困局。“從學校中培養的體育人才,他未來的選擇也更多樣化。一方面可以走專業競技的道路,另一方面,這些學生可以通過在學校中學習的知識,成為社會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體教融合是青少年全面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意見》的出台為中國未來的教育、體育指明了發展方向。我們要把體育作為青少年培養的一個必備技能,然后從廣大的運動人口中挑選有天賦的競技人才,進行專門的培養,這才是教育BD体育全站、體育科學的規律。如果不按照這樣的規律,短時間內可能有效果,但時間一長就會出現后繼無人的情況。”
學生體協作為全國學生體育賽事管理機構,薛彥青認為,《意見》出台之后的落地實施更加迫切。“首先,《意見》中提出要成立青少年體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我覺得在此基礎之上,還可以增設一個執行的協調機制,將政策具體化,給予各相關協會、高校一定的經費支持。同時,現在教育與體育部門之間的合作缺乏激勵機制,而且這種激勵機制應該是雙向的。體育部門提供專業的教練、資源,教育部門培養出高水平運動員輸送到競技體育中,都應該給予相應的獎勵,現在都是無償的,我覺得接下來需要盡快將這方面的政策具體化。第三,對於青少年體育人才要進行有序的培養和使用,大家要達成一個共識,就是學生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和社會生存技能之后,再走向職業體育,杜絕從小‘掐尖’的培養方式。”
最后,薛彥青表示:“這次《意見》的出台,我認為是改變中國教育觀念的一項重大舉措,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首先要讓我們的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其次讓孩子們掌握運動技術,擴大運動人口基數,從中擇優培養優秀的競技人才,所以《意見》是我們建設體育強國、建設健康中國非常有意義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