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址春节特辑 袁青:“健康第一”体为基“五育”并举育全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习总在陕西省考察期间不仅指出了青少年培育的努力方向,也指出了国民素质培塑的前进方向,不仅明晰了体育与健康中国的逻辑关系,也明确了体育是智育、德育等其他教育的基石。
近年来,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为基础教育事业制定了一系列良方,为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和发展机遇。202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半岛中国体育,就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意见。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等要求。2022年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强调“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这些文件都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
伴随系列政策发布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点燃全民健身热情,家庭和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寄予厚望,一时间出现了“三亿人上冰雪”“冷了补习班、热了运动场”“体育教师紧缺”“户外场馆人气爆满”“体育馆‘拼场’火了”等现象。2022年全国“”期间,对于已经试点半年的“双减”政策的探讨再次让学校体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此,我们既要欣慰看到学校体育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又要清醒认清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学校体育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和挑战,如长期存在的“重智育轻体育”“考试中心论”“唯分数论”观点依旧存在,学生课业负担和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升学竞争激烈的氛围等诸多因素导致“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理念在实践中存在被弱化的情况等。
聚焦整个教育领域,“双减”等政策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正在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中解放出来,如何把握当下发展机遇?如何破解难题?如何形成学校体育发展优势?等等问题都亟需深入探讨。
在国家坚定推进“双减”工作进程中,学生校外培训乱象被予以纠正,既是对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负,又是对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强化。“双减”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全面发展半岛中国体育、健康成长还给学生,把育人责任还给学校,把教学责任还给教师,把安心和舒心还给家长。“双减”之后必有“双加”,即“加强学校课内外教育对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和身心健康促进”和“加强学生校外文体、科技、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以构建朝气蓬勃的校外素质教育氛围”,其中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系列政策的初心都指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无论是对课业负担减负松绑,还是对素质教育的强调,都着力改变教育内卷化、短视化、功利化等现象,充分体现“五育”并举育人理念,同时学校体育教育理念也得以深化发展。目前,许多地区都在探索个性化、专项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打造体育教学的精品课程,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主性。
优质社会资源引入校园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施展空间。在国家“产教融合”“体教融合”背景下,许多地区同时着眼于体育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开始构建产业、教育、体育发展共同体,促进“产教体”融合发展。不少学校也在探索推行优秀退役运动员到校任教、运动俱乐部进校园等协同育人方式。这些举措不但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专业化、规模化水平,而且能助力学校体育发展在速度、广度、深度上获得大幅提高。
虽然体育教育正在逐渐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学校体育发展“危”“机”并存,需要对学校体育发展进行长远谋划。
面对“双减”,部分家庭心理颇为纠结:一边纷纷点赞,一边充满忧虑,一边抱怨作业太多、负担太重,一边四处打听上哪儿补课、怎么刷题,依旧持有“唯分数论”的想法,认为体育运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更甚者,部分教师也持轻视体育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换不来理想的文化考试成绩,于是出现占用体育课等现象半岛中国体育。
“双减”政策为学生更多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但如何让学生主动运动起来?如何让学生摆脱久坐束缚、主动抵挡手机?缺乏综合性评价机制会让学校体育陷入边缘化困境,而单纯终结性评价又会让学校体育陷入“应试驱动”困境,如不加以提防,学校体育同样会出现“考试中心论”“唯分数论”“机械低效”的问题。“应试驱动”有体育之形,无体育之实,有一时之效,无久久之功,一旦终结性考试等外界施压因素消失,“健康第一”的理念、“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依旧可能无处着力。
在学校体育时间增加的背景下,相比发达地区学校,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部分学校体教资源尚难完全满足学生体育运动需求,训练场地、教师数量和教学器材存在紧缺,城乡学校硬件配置存在差距,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场馆资源发展存在差异,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家校社”资源利用存在制约,凡此种种问题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予以支持和指导,也需要学校自身主动求变、谋求进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找准适应形势变化的对策与措施,才能让学校体育发展真正迈入新阶段。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应契合时代发展需求,依据学生体育学习特点的变化,组织更有活力和吸引力的教学活动。
理念认识上,“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是党和国家近20年来在所有教育和学校体育文件中强调的理念,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提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就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在凸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追求。运动能力包括体能练习和运动项目练习,两者都有助于增进健康。健康行为包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对健康知识技能的了解和掌握。体育品德能体现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经常参与运动有助于培养遵守运动规则、公平竞争等体育品德。
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读懂”学生,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学法,通过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激励、身体练习的情感体验,“因材施教”选择体育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伴随社会进步,中小学生个好均呈现多样化特点,对体育学习内容也产生多元化需求。课业负担逐步“减”下来,体育运动则需要从数、量两方面快点“加”上来。因而学校要想方设法发挥好教育主体作用,依靠校内教学质量“加”上去,保证学生校内“吃得饱”,才不必到校外去“加餐”。
学校可以根据资源条件开设各种运动社团、兴趣小组、学校传统项目或民族体育传统项目,灵活采用必修选修相结合、固定走班相结合等教学形式,通过“教会、勤练、常赛”的结构化教学模式,多引入“玩”的成分,满足不同需求。课外活动与竞赛中,则可从构建体育文化的思路出发,精心设计内容,改进安排形式,用好“体育节”“运动会”“竞赛周”等契机,尽量扩大学生受益面,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现存“考试中心论”观点可以看出,应当合理架构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学校体育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以体育人作用。终结性评价多用于评价运动能力,过程性评价则多用于评价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需要时刻关注学生课堂和生活中的健康和品德行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体质差异“因材施教”,建立起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评价标准。多元主体评价则是指评价主体可以进一步丰富化,把教师、学生都纳入为评价主体,重视倾听社会和家庭的评价意见,建设教师、学生、社会、家庭等主体协同合作的评价模式。
根据《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要缩小城乡学校体教水平差距,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都应设法加大体教支持力度,强化薄弱学校与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链接,加大薄弱学校师资队伍“造血功能”建设力度,推动城乡师资资源均衡发展,加快线上体教资源推广力度,充实体教学习平台建设。
在“以体育人”的道路上,学校、家庭、社会为教育实践三大支柱,三者相互平等、三位一体。家庭之责在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往往会对孩子形成终身影响,故家长应当担当好“领路人”角色。学校之责在于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程、教学、评价创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运动技能,积极参与竞技比赛,享受运动的乐趣。社会之责在于通过政策引导,盘整资源,按需提供各种体育服务。
如今学校体育已然回归教育主阵地,面对发展机遇和瓶颈挑战,学校要敢于迎难而上勇立潮头,要善于趁势而上乘风破浪,靠的是齐心协力、优势互补、用足政策、动足脑筋,从课程、教学、队伍、评价、资源等等方面着手,在挖潜蓄力上下足真功夫,在破解难题上做足实功夫,学校体育也定将呈现百花齐放、万物争艳的繁盛局面。